欢迎访问长沙市益阳商会网站!   2025年5月10日 星期六
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网站首页
新闻动态
公益互助
天下益商
法制园地
人物专访
党建工作
文化广场
教育培训
益商会刊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> 文化广场
藏谜——九寨沟游记
来源: 发表时间:2013-7-22

    对藏家的神秘总是心生向往,谜一样让人想探知究竟。2013年6月21日至24日,商会为肯定在益阳商会总部长期工作且作出了一定贡献的工作人员,组织赴九寨沟集体旅游,我才有缘前往九寨沟一睹臧家风采。

    六月的雷雨天也阻止不了想去探知的人。九寨沟的“九黄”机场,就同其名字一样,“十次降落九次黄,还有一架在返航”。我们乘坐的“重庆-九寨沟”航班在返航的途中,机上广播通知九黄机场的信号灯已修好,可以降落,顿时机仓内欢呼声、掌声一片。天遇贵人,似乎没有行不通的事。

    走下飞机,立时夏季入了深秋。站在海拔三千多米群山之巅的九黄机场,眼前豁然开朗,云雾缭绕青山,蓝天环抱大地,袅袅如坠天界,悠悠如斯梦里。

    九寨沟我来了!

    接待我们的“阿玛”是个典型藏族姑娘,高挑的个子,高颧骨,藏家人特有的古铜皮肤。也许是每日接触各色人物,藏家那份原始的纯真埋到心里,我们所能看到的是个能说会道的导游,而不是想象中藏家特有的娇憨和质朴的姑娘。看来与外界的接触侵蚀了原本单纯的心呢!

    去九寨沟一般都先去黄龙看水,黄龙的水在四千米高的山间流淌,虽是枯水季,难有澎湃的感觉,但确清致极点,一见到底都不足以表述,“流动的虚无”似乎才是真实的感受。水反衬着雪山的绿,在钙化的盐碱池中,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各式迷人的色泽。

    旅途在延续,一天间海拔高度变化太大,呼吸愈发急促,幸亏是铺着木头的栈道,走起来木板独有的回弹推搡,才没那么费力。最让人诧异的是,一路行来,不见一点垃圾,其他地方常见败坏看山看水兴致的事,这里却不见一丝,难道“文明”里来的人们被这里山水净化升华了?偶一眼尖,在碧蓝的天空下,高耸的山林间,见到手拿垃圾袋的阿妈们。哦!原来是有爱山爱水人的守护,才有这眼前的净。看着认真朴实的清理者,才感受到藏家那原始的情怀,看到自己被“文明”激荡冲击内心的那丝感触。

    从黄龙到的九寨沟一线,紧挨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,是藏族、羌族等少数民族的聚集地,特有的地理环境,造就特有的文化传承。

    汽车蜿蜒于葱翠碧绿的高山间,夏季里山林枝繁叶茂,郁郁葱葱,不时划过窗壁。阿玛介绍沿途两边有上千种药材,最有名的是贝母和冬虫夏草。这里曾经是文成公主进藏的通道,也曾是红军翻越雪山后的汇合地,国民党曾在这建过军用机场,现在已然是莴笋的种植地。散落牦牛的黑色身影偶现在草甸中,在这海拔三千米的绿草地里悠然自得,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。

    次日上九寨沟看“海”,所谓“海”,恐是离大海太远,有个稍大一池水也贵为海啦!其实成块的草甸、翻滚的云海倒也名副其实,只是当地人见多了不以为奇。

    为了有体力阿玛带我们晚餐去藏家人家做客,吃牦牛肉大餐。餐间同行的龚会长差点被召为八姐夫,总奈不住八妹的热情和活泼,谁又知道有多少帅哥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,甘愿放三年牦牛,做她的N号丈夫。

    当地的一妻多夫、一夫多妻风俗,只要两厢情愿,又何苦朝朝暮暮,更何况这里的人个个都能歌善舞,在这氛围下,又怎能不屈服,怎奈这温柔乡,恐怕真不愿醒,做牛做马都愿意,毕竟这里是香格里拉的家,神秘而又美丽的地方,人间的天堂呀!不记得哪位智者说过,人生最高的境界是“把自己当成自己,这是‘自在’”,也许这就是“自在”吧!

    从四千米山上下来,宿到一千八百米的九寨沟,这一觉睡得安稳,加上酥油茶和青稞酒的浓郁,一夜无梦。不知夜间,这八姐夫是如何度过?直到游览车上见着他带着毡帽谈笑风生,才知他没有留下放牦牛,决定继续旅行。


 人云:“九寨归来不看水”。印象最深的是“芦苇海”,蓝色玉带河是世上唯一的芦苇景观;“五彩池”波光闪烁,像极孔雀毛花纹;“珍珠滩”钙化滩上的珍珠样水珠,形成珍珠滩瀑布,颇为壮观,还有那“盆景滩”、“箭竹海”、“五花海”、“熊猫海”等等。满眼水的碧柔多彩,与周围山的相得益彰,也怪不得有如此高的评价,竟是用言语无法形容这九寨夏日里的碧波柔绿啦!想着春日的繁花、秋日的缤纷、冬日的冰晶童话,什么时候来,感受都会各异吧!

    从九寨沟下来,顺路逛逛当地的夜市,带点土特产回家,卖家一听说我们是湖南长沙人,特别热情,这是一对绵阳来的夫妇,在这里做了十多年生意,九寨沟算是第二故乡,妇人有个弟弟在长沙,一定让我带几包“美好”牌牦牛肉捎给弟弟,我实在不敢相信,这么贵的牦牛肉,她能相信一个陌生人带给远方的亲人。望着她期望的眼神,她的信任让我觉得无论如何我都会将它送到。也许是在此地呆得太久,九寨沟的水能洗刷来人内心的污垢,净化现代人的冷漠,变得质朴,变得与人彼此间充满信任吧!水是灵性的,心中若是有圣地,何处又不是芳泽呢!

    晚间被安排去看杨丽萍编导的大型歌舞剧《藏谜》,也许在离开的时候看这幕大剧的初衷,是为了人们更好地理解藏家人迷一样的举止和行为,但也可能更不明白藏人。毕竟“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。

    随着大喇嘛吹起雄壮的海螺,舞台上巨大的红色转经轮慢慢停下来,虔诚的舞者用身心一圈一圈地朝拜,口中念念有词。“藏谜”,讲述的是老阿妈带着她的小羊去西藏拉萨朝拜的故事。一路所遇:六弦琴、长袖舞、修房屋、养牦牛,最后老阿玛死在朝圣的路上,荷花圣母的超度。这样讲来也许有些轻率,有些对不住那婀娜的舞姿,绚丽的色彩,激荡的旋律,但用现代的手段对传统的诠释也只留下这些只言片语。

   这一路的歌舞想让人理解为什么藏民如此虔诚,死了都一定要到拉萨去,死在朝拜的路上都是幸福的,就算回来也要进行天葬。人死总归回归自然,这个文明与传统别无二致,本是尘土来,归得尘里去,生命的轮回。

   人间的天堂还是得往天上的天堂去呀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柳浩清2013年7月19日

 

关闭窗口】  【打印此页】 
上一篇:相知无远近,万里尚为邻 下一篇:沩山漂流快乐行
新闻动态 精彩益阳
公益互助 天下益商
党建工作 教育培训
创新发展 文化广场
人物专访 法制园地
商会会刊 商会视频
版权所有:长沙市益阳商会  Copyright 2016-2025  www.csyst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长沙市开福区芙蓉中路一段163号新时代广场北栋29楼  邮箱:1415632891@qq.com
湘ICP备19014227号-1
最佳使用效果:1024*768分辨率/建议使用浏览器IE6.0或以上